适用于工程项目管理的架构主要由三部分组成:.
工程实体
所指的“产品”就是最终的工程实体。对于项目管理者来说,工程实体属于外部因为工程实体不是项目管理的直接产出。但是对于工程实体的定义却是项目管理工作的基础。站在项目管理的角度上看,只有系统完善地了解工程实体的架构和实际内容才能明确管理什么、如何管理。
工程服务成果
所指的“工作成果”(项目管理工作成果除外)。主要是指设计成果、工程咨询成果等等完成工程必须的工作成果。事实上项目管理人员在很大程度上是在管理、协调和控制这些成果及其产出的过程。
项目管理
即 项目管理服务及其成果。就是项目管理公司和业主所确立的项目管理服务的范围、内容和形式。项目管理实际上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横向关联元素,因为它具有支撑、 整合并管理项目的职能,所以单独列为一种特殊的元素。这部分是项目管理人员重点编制的部分,其内容的深度、广度与项目管理服务的范围和服务细致程度直接相 关。
下图展示了项目管理、工程服务和工程实体的关系。以及工程项目管理需要管理的界面。
项 目管理最直接的管理内容就是上图左侧的接口部分,他代表工程项目管理单位对其他工程服务单位的管理,这种管理大多数属于合同管理。而其他的管理接口则属于 隐性管理范畴,其中最不明晰的管理就是工程实体在工程项目的各个阶段验收时的接口,虽然很多规范规定了设计图纸深度标准、施工验收标准甚至设备调试运行标 准,但是却没有工程实体在各个阶段应如何完成并交付的标准。因此管理这类接口是深层次项目管理的关键。其他的接口则是项目管理人员通过协调和组织由其他一 些专业化组织和机构实现的,如:用于检验设计质量的施工图审查,用于检验工程施工质量的工程监理等等专业化服务。这些服务可用于检验设计服务、施工服务的 工作成果和具体产品。
根据工程项目管理的服务特性,其需要管理的界面有:
- 对可行性研究、工程设计勘查、监理等工程服务的管理
如工程咨询、设计、监理服务的合同管理、进度管理、成本管理等等,其管理对象是提供 工程服务的企业或组织。
- 对工程服务成果的管理
这些工作成果有两个界面:
- 工作成果与工程实体之间的界面,例如可研报告所确立的工程功能定义;工程设计对工程实体的全方位规划与设计等等;
- 工作成果与工作成果之间的界面,例如立现批复与方案设计的界面、一次设计与二次设计的界面等等。
- 对工程服务成果所定义的工程实体的管理
工程实体是工程项目管理最重要的可交付成果,从项目全寿命周期的角度看,工程实体的 定义和规划是项目启动阶段进行的,而实际建造工程实体是在施工阶段。因此在项目全寿 命周期对工程实体进行全方位管理是有别于工程监理等其他管理服务最重要的特点。
- 对项目不同阶段的管理
阶段性管理是工程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工程项目管理也必须组好这项工作,其中审批管 理是容易被忽视的管理内容。
能 够充分实现上述界面管理和内容管理的结构应是将项目管理、工程实体和工程服务分别管理和解构的框架形式。同时这种结构还能适应工程项目生命周期的控制需 要,即随着工程项目的进展,工程实体的内容、范围和形象将越来越清晰,工程实体框架也随之丰满;进而产生更过的内容管理、界面管理需求,其他分支也将必然 扩充以满足管理和控制要求。
你的这个架构跟我的想法完全一样。我也一直在思索项目-工程-建筑三者之间的问题,并想构建一个模型,能够有效地指导工程项目管理的工作。
Comment by braveboat — 2008年12月15日 @ 1:42 下午
To braveboat: 这个是那个时候的想法,不过着眼于项目产品的思路基本正确。目前的想法是模型由4个主要的对象构成:产品、过程、服务/工作成果、组织/人员。
Comment by clockwork59 — 2008年12月19日 @ 12:27 上午
[…] WBS最佳实践–适用于工程项目管理的架构 http://www.airstorm.org/blog/2006/11/26/wbs-b… […]
Pingback by PmWalker-项目行者 » 三根毫毛:三个问题看建筑工程管理 — 2009年10月21日 @ 6:45 下午
同意:“模型由4个主要的对象构成:产品、过程、服务/工作成果、组织/人员。”
明确:产品,指向“我们要制造什么?”
过程,指向“如何制造”
服务工作成果—项目管理–目标,指向“如何造好–达到目标”
组织人员,渗透在上述三个问题中—向三个方向分解,并是项目的原点—一切要有人去做事。
Comment by fhyq — 2009年10月29日 @ 12:40 下午